华夏时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2023年,六家国有大行交出了一份稳健且不乏亮点的年度“成绩单”。
目前,整个银行业全面进入“低息差、低利润、低增长”的状态,六家国有大行“以量补价”支撑住了营收、净利润的平稳增长。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3年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去年末,六大行贷款规模较2022年末增长超12万亿元,增幅达12.9%。其中,农业银行增速最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2.85万亿元,增长14.4%。
从细分行业来看,贷款端的增长主要来自公司贷款,其中多家银行在普惠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等领域投放力度加大。个人贷款方面,最重要的个人住房贷款有所收缩,六大行住房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减少了5166.26亿元,相比之下消费贷、经营贷成为了重要增长极。
展望2024年,多家国有大行管理层透露,将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把握好投放节奏和重点,并将相关工作靠前发力。
但业内也预测,2024年全行业净息差将延续下降趋势,国有大行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
重点领域贷款增速亮眼
近两年,在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下,商业银行盈利空间也受到挤压。2023年,多家银行管理层曾提到“以量换价”一词,即以加大信贷投放,做大生息资产规模缓解息差收窄对营收造成的压力。
而与此同时,这一策略与政策导向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协调一致。在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正全力倾注信贷资源,拼抢优质客户。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六大行贷款总额增长较为迅速,截至2023年末,六大国有银行贷款总额107.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公司贷款6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8.1%;个人贷款38.94万亿元,同比增长5.72%。
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2023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2.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5万亿元,增长14.4%。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2023年投融资总量和增量也创历史新高,其中各项贷款26.0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4%;其中境内人民币贷款较上年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3555亿元。
一国有大行管理层曾透露,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对净息差下行压力,该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较快,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行的影响。
此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也对《华夏时报》表示,银行通过做大规模,可以对营收、利润起到带动作用。经济复苏给银行扩量及稳价格提供良好的环境,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不仅可以带来营收和利润状况的改善,同时能够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回升,达到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
而在信贷需求缓慢恢复和“资产荒”背景下,市场更加关注银行贷款的投向。《华夏时报》记者从年报中看到,国有大行信贷投放主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多家国有大行重点领域贷款增速超过贷款平均增速。
在公司贷款中,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是2023年银行业信贷投放的重中之重;在个贷领域,消费贷、经营贷为新发力点。
其中,农业银行县域贷款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达50.8%。3月28日下午,农业银行香港、北京两地同时召开业绩发布会,该行董事长谷澍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介绍,去年,农业银行整体信贷投放量增长较快,信贷投放与国家政策导向,以及该行优势领域和管理水平协调一致,其中县域领域业务贡献比较大。
同时,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也在业绩会上表示,该行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2023年贷款80%以上投向了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能源等国家重大领域,优质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此外,工商银行2023年制造业、战略新兴、普惠、绿色贷款的增速分别为27%、54%、44%、3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中国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加大了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为6.8万家科技型企业授信1.47万亿元,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0.94%、74.35%、28.05%;境内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3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3.17%。
在个人贷款领域,邮储银行个人贷款年增速超过了10%,达10.46%,其中个人经营贷成为支持增长的主要力量。
年报数据显示,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个人小额贷款规模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4%,同比多增371.93亿元,增量创历史年度新高。
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也突出强调了“普惠”与“个贷”业务。他表示,“在资产端,我行加大对个人贷款和普惠贷款的拓展力度,提高优质资产的占比。这两项占比也将成为考核KPI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对于2024年的工作安排,各家国有大行管理层都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推动“五篇大文章”工作,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内经济正在恢复,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加快,需要资金投入量增加,银行信贷投放空间加大,贷款投放总量将提高。
“针对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工商银行适度靠前,统筹把握投融资投放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总体来看,国有大行在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信贷投放稳健增长;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盈利增长保持稳定。
国有大行各级资本充足率无忧
信贷投放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国有大行资产规模的上涨。
目前,国有大行已成为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的“主力军”,在资产规模增速上明显“跑赢”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披露,截至去年末,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1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结合年报数据来看,过去一年,国有大行稳步扩表,除交通银行外,其余5家大行总资产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农业银行资产增速最快,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达3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5%。
在归母净利方面,去年全年6家国有大行累计实现归母净利约1.38万亿元,平均每日盈利超37.7亿元。
可以看出,在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要求和行业息差持续承压下,国有大行仍“以量补价”支撑住了营收、净利润的平稳增长。
但与此同时,市场上对商业银行资产充足率等指标格外关注。因为在信贷投放规模增长的同时,也加大了资本消耗,在增加“生息资产”的同时也增加了“加权风险资产”,进而可能拉低银行整体的资本充足率。
从六大行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末,六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呈现三升三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较2022年末有所提升,分别上升0.22个百分点、0.17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分别为17.74%、15.27%、14.23%。
同时,工商银行下降0.16个百分点,为19.10%;农业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为17.14%;建设银行下降0.47个百分点,为17.95%。
整体而言,当前,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均达标,且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同时,根据测算,在资本新规正式实施后,国有大行资本或有进一步节约。
但到2024年年末,业内预计“中农工建”四大行TLAC缺口仍然较大,利润留存及发行工具补充的重要性提升。
2021年,央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出台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即中国版TLAC要求,其中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不得低于16%,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杠杆比率不得低于6%。
目前,中国入选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外,去年11月还新增了交通银行。其中,交通银行TLAC达标有三年缓冲期。
3月28日,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在业绩说明会上对《华夏时报》的等媒体记者表示:“从TLAC杠杆比例来看,目前我们的杠杆比例可以达到要求;从TLAC风险加权比例来看,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工具箱,将有序推动各项工作,按期达标。”
数据显示,从外部资本补充渠道来看,近年来,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发行量较大,2021-2023年,国有大行二永债净融资额稳定在6700亿元左右,非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渠道畅通。
但由于银行股破净较为普遍,定增、配股、可转债转股等核心一级资本工具使用受限。核心一级资本更加依赖内源性的利润留存。业内提出,在逆周期投放、RWA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国有大行更有必要保持净利润增长和内生资本补充的稳定性。
目前,“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负债管理”“扩大轻资本业务规模”等都成为了银行缓解营收增速放缓的方式。国有大行也正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着力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倾斜。
此外,在经营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积极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提到,超五成受访银行家认为“金融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增长”是银行业未来首要的利润增长点。
“科技将改变银行的未来。”在业绩发布会上,谷澍亦指出,农业银行将统筹好当下经营和未来发展,特别重要的是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为未来发展打造坚实的科技支撑。农业银行将推动核心业务系统全面实现分布式架构转型,提升数据中心规模容量和算力,并持续构建数据驱动的业务经营模式。
本期编辑:刘锦平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